【報稅試算】2023所得稅線上試算!免稅額扣除額、課稅級距一覽表、退稅日期

2022年、111年、線上試算/綜合所得稅時間/標準、列舉、特別扣除額/級距、稅率、繳稅

作者: 七味粉 |
文章2023-04-17
133 分享
135
每年5月到了就是要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啦!今年所得稅首報族可以先在線上申請試算,等5月份開始報稅的時候就能在家完成報稅囉!下面整理出你該知道的報稅日期時間、免稅額、(標準、列舉、特別) 扣除額,稅率試算資訊,通通都在這裡,請大家仔細閱讀,否則申報所得稅時出錯就麻煩了。


 
目錄導引
所得稅申報 退稅日期
綜合所得稅試算 所得稅級距表
免稅族群 報稅、繳稅管道

所得稅申報注意事項
所有納稅義務人注意啦~ 國稅局宣布2023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,包括免稅額、標準扣除額、薪資和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,以及課稅級距等五個項目都有所提高。為了方便大家參考,以下整理了今年度的扣除額和課稅級距,希望能提供幫助。

▶ 報稅日期:2023/5/1 ~5/31
▶ 申報地點:申報日當時的戶籍地的國稅局
*如果工作地點與戶籍在不同縣市,可就近在工作地的稅務機關辦理代收申報;郵寄申報的部分請直接寄到戶籍所在地的稅務機關。
▶ 線上報稅:【網頁版】所得稅申報免下載軟體!
▶ 手機報稅:【手機報稅】如何用行動電話申報綜合所得稅?
▶ 退稅詳細內容:所得稅退稅日期
▶ 是否申報成功:個人所得稅查詢、結果

退稅日期
報稅日期 退稅日期
5/10前報稅 7/31
5/11後報稅 10/31
逾期報稅 (6/2後) 隔年1/20
 
 
 
112年度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
下方表格為今年度綜合所得稅的相關金額,包括所得基本稅額、各項免稅額和扣除額。這些金額可以幫助納稅人計算他們應繳的所得稅。其中,免稅額和扣除額可以減少納稅人應繳的稅款,因此對於想要降低稅負的人來說,這些金額非常重要。納稅人可以參照這些金額,計算自己應該繳的稅款,並且在申報所得稅時填報相關的免稅額和扣除額。
 
▶ 立刻試算:2023所得稅線上試算

項目 類別 金額
免稅額(本人、配偶、受扶養親屬) 70歲以下 92,000
70歲以上 138,000
基本生活費 一般 196,000
薪資收入
(可2擇1扣除)
薪資特別扣除額 207,000
必要費用 每項限薪資的3%
(治裝費、進修費、工具支出等等)
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4,000
夫妻 248,000
特別扣除額 身心障礙 207,000
儲蓄投資 270,000
教育學費 25,000
幼兒學前 120,000
長期照護 120,000
財產交易損失 不超過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
※ 本站僅彙整資料,以上資訊將以國稅局官網公告為主。

點開看:薪資必要費用項目
薪資必要費用項目一覽
項目 規定 核銷費用
職業專用服裝費 所得人因工作必須穿著,且非日常生活穿著使用,包含:
1.依法令規定之服裝(法官、書記官、檢察官…)。
2.雇主要求之服裝(航空業、客運業、金融業、餐飲業…)。
3.職業安全性服裝(建築工程、潛水作業人員防護衣、反光防護衣…)。
4.表演比賽專用服裝。
服裝購置、租賃、清洗、整燙、修補、保養清潔維護等等。
進修訓練費 1.參加規定機構,對於工作上、職務上訓練課程,或是依法規定特定技能、專業知識之課程。
2.規定機構:國內外政府訓練機關、學校、相關財團法人、社團法人、人才培訓公司法人….(依政府規定之機關)。
課程的訓練費、報名費、差旅費、課程教材費、材料費、場地費、訓練器材等等。
職業上工具支出 所得人購買專門提供工作、職務上使用的工具:
1.中外文書籍、期刊、資料庫。
2.職業安全性所之器材或設備(防護具…)。
3.職業必備且專用(理髮刀、鋤頭)。
4.表演或比賽專用裝備、道具。
·符合規定即可
·如購買工具可用超過 2 年,並且支出金額超過 8 萬元,費用平均分為 3 年,逐年可認列核銷。
ex:小編買了一個大資料庫總共 24 萬,符合所得稅法規定,則 24 萬元須除以三為 8 萬元。8 萬元逐年報稅核銷。
必須檢附資料 ➀具有買受人姓名的發票、收據或單據。
➁如果發票沒有寫明買受人,則須提出支付證明,或是以切結書聲明。
➂如果透過雇主代收轉付,雇主要出具證明並且附上發票、收據或單據影本。
➃附上足以證明符合「職業工具或進修訓練費」條件的相關文件。
➄附上足以證明費用與業務有關的文件,必要時,稅捐機關可以向納稅人或所得人要求,提供雇主開立與業務相關證明。
 
112年所得稅級距表
通常所得稅級距表會將不同收入水平的納稅人分成不同的等級,每個等級對應著不同的稅率和稅負。例如,一個納稅人的年收入在某個特定範圍內,他需要按照表格上的稅率計算出應繳納的稅款。

▼ 計算你應繳納的稅額
應繳稅額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進差額-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
112年綜合所得淨額級距
所得淨額 稅率 累進差額
0~560,000 5% 0
560,001~1,260,000 12% 39,200
1,210,001~2,520,000 20% 140,000
2,520,001~4,720,000 30% 392,000
4,720,001以上 40% 864,000

小編提供簡易估算稅額功能,實際應納稅額,還是要以申報書面資料為準。
▶ 立刻試算:2023年所得稅 報稅線上試算
 
免稅族群
2023-04-17 17 01 51.png 引用來源:中區國稅局 大家應該會想知道哪些族群、年薪資多少以下可以免繳所得稅,除了低收入戶、弱勢家庭、老年人、殘障人士、學生、特定行業工作者等族群免繳稅之外,符合以下資格者也可以免繳稅唷~

1. 單身者年收入 40.8 萬元以下。
2. 年收入在 81.6 萬以下的夫妻、無子女。
3. 年收入在 93.8 萬元以下的夫妻,撫養有 1 名大學以下的孩子和 1 名未滿70歲的長輩。
4. 年收在 123.2 萬元以下的夫妻,有 2 名5歲以下的子女。

報稅、繳稅管道一覽
今年國稅局第一次試辦線上附件上傳服務,也為了讓申報所得稅更方便,提供多元化方式讓民眾報稅。下面介紹現在報稅、繳稅的管道,大家可以看哪個方法對你最方便,也可以考慮用信用卡繳稅,有些銀行會推出繳稅回饋唷!

▶ 信用卡繳稅:【信用卡繳稅】2023各家銀行繳綜合所得稅優惠一覽!

報稅方式
  1. 人工申報
  2. 線上申報
  3. 財政部報稅軟體
  4. 手機報稅

註冊登入方式
  1. 健保卡+註冊密碼
  2. 行動身份識別
  3. 行動電話認證
  4. 自然人憑證
  5. 電子憑證
  6. 戶號+查詢碼

繳稅方式
1. eTax 稅務電子申報繳稅
2. 二維條碼申報服務
3. 自繳繳款書三段式條碼列印(離線版)
4. 自繳繳款書三段式條碼列印(線上版)
5. 晶片金融卡繳稅
6. 自動櫃員機轉帳繳稅
7. 信用卡繳稅
8. 電話語音轉帳繳稅
9. 今年新增「現金繳稅」,可列印手機報稅系統的繳款書電子檔,或是記下繳納單編號,利用四大超商多媒體資訊機列印後臨櫃繳納。

 所得稅相關網站 
▶ 官網: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
▶ 問與答: 綜合所得稅Q & A
▶ 所得稅服務電話:
0800-000321
 

綜合所得稅相關文章
綜合所得稅:教你輕鬆報稅!免稅額、線上試算個人所得稅
【2023報稅指南】最新稅改方案及線上報稅試算、免稅額、扣除額一覽表!

信用卡報稅:各大銀行繳所得稅優惠內容說明
【信用卡繳稅】2023各家銀行繳綜合所得稅優惠一覽!

線上報稅:
➔ 所得稅申報免下載軟體!報稅、Web線上版

手機報稅:
➔ 如何用行動電話申報綜合所得稅?

Mac版:申報所得稅好簡單!macOS系統也能報稅
【Apple】Mac電腦也能申報所得稅!

Windows版:最新!申報所得稅免下載軟體啦~
【線上網頁版】2023所得稅申報免下載軟體!

免稅額提高、增加免繳稅族群!
【綜合所得稅】所得稅免稅額提高!減稅、單身、夫妻、小家庭

.
111年度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
以下表格為111年度綜合所得稅,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、扣除額等金額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注意事項:
1. 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、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。
2. 凡適用稅率20%以上、股利所得選分開計稅、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的申報戶都不適用。
3. 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只限父母申報。
 
項目 類別 金額
免稅額(本人、配偶、受扶養親屬) 70歲以下 92,000
70歲以上 138,000
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4,000
夫妻合併申報 248,000
特別扣除額 薪資 207,000
(或治裝費、進修費、工具支出,每項限薪資的3%)
身心障礙 207,000
儲蓄投資 270,000
教育學費 25,000
幼兒學前 120,000
長期照護 120,000
財產交易損失 不超過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
基本稅額 基本所得免稅額(個人) 670萬元
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 3330萬元
※ 本站僅彙整資料,以上資訊將以國稅局官網公告為主。

點開看:薪資必要費用項目
薪資必要費用項目一覽
項目 規定 核銷費用
職業專用服裝費 所得人因工作必須穿著,且非日常生活穿著使用,包含:
1.依法令規定之服裝(法官、書記官、檢察官…)。
2.雇主要求之服裝(航空業、客運業、金融業、餐飲業…)。
3.職業安全性服裝(建築工程、潛水作業人員防護衣、反光防護衣…)。
4.表演比賽專用服裝。
服裝購置、租賃、清洗、整燙、修補、保養清潔維護等等。
進修訓練費 1.參加規定機構,對於工作上、職務上訓練課程,或是依法規定特定技能、專業知識之課程。
2.規定機構:國內外政府訓練機關、學校、相關財團法人、社團法人、人才培訓公司法人….(依政府規定之機關)。
課程的訓練費、報名費、差旅費、課程教材費、材料費、場地費、訓練器材等等。
職業上工具支出 所得人購買專門提供工作、職務上使用的工具:
1.中外文書籍、期刊、資料庫。
2.職業安全性所之器材或設備(防護具…)。
3.職業必備且專用(理髮刀、鋤頭)。
4.表演或比賽專用裝備、道具。
·符合規定即可
·如購買工具可用超過 2 年,並且支出金額超過 8 萬元,費用平均分為 3 年,逐年可認列核銷。
ex:小編買了一個大資料庫總共 24 萬,符合所得稅法規定,則 24 萬元須除以三為 8 萬元。8 萬元逐年報稅核銷。
必須檢附資料 ➀具有買受人姓名的發票、收據或單據。
➁如果發票沒有寫明買受人,則須提出支付證明,或是以切結書聲明。
➂如果透過雇主代收轉付,雇主要出具證明並且附上發票、收據或單據影本。
➃附上足以證明符合「職業工具或進修訓練費」條件的相關文件。
➄附上足以證明費用與業務有關的文件,必要時,稅捐機關可以向納稅人或所得人要求,提供雇主開立與業務相關證明。
 
111年所得稅級距表
▼ 計算你應繳納的稅額
應繳稅額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進差額-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
111年綜合所得淨額級距
所得淨額 稅率 累進差額
0~560,000 5% 0
560,001~1,260,000 12% 39,200
1,210,001~2,520,000 20% 140,000
2,520,001~4,720,000 30% 392,000
4,720,001以上 40% 864,000

下方提供簡易估算稅額功能,實際應納稅額,還是要以申報書面資料為準。
馬上試算:2022年所得稅 報稅線上試算



免繳稅族群:
1. 單身者年收入 40.8 萬元以下。
2. 年收入在 81.6 萬以下的夫妻、無子女。
3. 年收入在 123.2 萬元以下的夫妻,有 2 個五歲以下的兒童。
4. 年收在 110 萬元以下的夫妻,有 2 名大學以下的孩子。
 
報稅、繳稅管道一覽
現在報稅、繳稅的管道有很多種,大家可以看哪個方法對你最方便,也可以考慮用信用卡繳稅,有些銀行會推出繳稅回饋唷!

▶ 信用卡繳稅:【信用卡繳稅】2022各家銀行繳綜合所得稅優惠一覽!

繳稅方式
eTax 稅務電子申報繳稅
二維條碼申報服務
自繳繳款書三段式條碼列印(離線版)
自繳繳款書三段式條碼列印(線上版)
晶片金融卡繳稅
自動櫃員機轉帳繳稅
信用卡繳稅
電話語音轉帳繳稅


所得稅相關網站 
▶ 官網: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
▶ 問與答: 綜合所得稅Q & A
 
 
110年度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
以下表格為110年度綜合所得稅,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、扣除額等金額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注意事項:
1. 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、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。
2. 凡適用稅率20%以上、股利所得選分開計稅、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的申報戶都不適用。
3. 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只限父母申報。
 
項目 類別 金額
免稅額(本人、配偶、受扶養親屬) 70歲以下 88,000
70歲以上 132,000
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0,000
夫妻合併申報 240,000
特別扣除額 薪資 200,000
(或治裝費、進修費、工具支出,每項限薪資的3%)
身心障礙 200,000
儲蓄投資 270,000
教育學費 25,000
幼兒學前 120,000
長期照護 120,000
財產交易損失 不超過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
基本稅額 基本所得免稅額(個人) 670萬元
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 3330萬元
※ 本站僅彙整資料,以上資訊將以國稅局官網公告為主。

點開看:薪資必要費用項目
薪資必要費用項目一覽
項目 規定 核銷費用
職業專用服裝費 所得人因工作必須穿著,且非日常生活穿著使用,包含:
1.依法令規定之服裝(法官、書記官、檢察官…)。
2.雇主要求之服裝(航空業、客運業、金融業、餐飲業…)。
3.職業安全性服裝(建築工程、潛水作業人員防護衣、反光防護衣…)。
4.表演比賽專用服裝。
服裝購置、租賃、清洗、整燙、修補、保養清潔維護等等。
進修訓練費 1.參加規定機構,對於工作上、職務上訓練課程,或是依法規定特定技能、專業知識之課程。
2.規定機構:國內外政府訓練機關、學校、相關財團法人、社團法人、人才培訓公司法人….(依政府規定之機關)。
課程的訓練費、報名費、差旅費、課程教材費、材料費、場地費、訓練器材等等。
職業上工具支出 所得人購買專門提供工作、職務上使用的工具:
1.中外文書籍、期刊、資料庫。
2.職業安全性所之器材或設備(防護具…)。
3.職業必備且專用(理髮刀、鋤頭)。
4.表演或比賽專用裝備、道具。
·符合規定即可
·如購買工具可用超過 2 年,並且支出金額超過 8 萬元,費用平均分為 3 年,逐年可認列核銷。
ex:小編買了一個大資料庫總共 24 萬,符合所得稅法規定,則 24 萬元須除以三為 8 萬元。8 萬元逐年報稅核銷。
必須檢附資料 ➀具有買受人姓名的發票、收據或單據。
➁如果發票沒有寫明買受人,則須提出支付證明,或是以切結書聲明。
➂如果透過雇主代收轉付,雇主要出具證明並且附上發票、收據或單據影本。
➃附上足以證明符合「職業工具或進修訓練費」條件的相關文件。
➄附上足以證明費用與業務有關的文件,必要時,稅捐機關可以向納稅人或所得人要求,提供雇主開立與業務相關證明。
 
110年所得稅級距表
▼ 計算你應繳納的稅額
應繳稅額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進差額-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
110年綜合所得淨額級距
所得淨額 稅率 累進差額
0~540,000 5% 0
540,001~1,210,000 12% 37,800
1,210,001~2,420,000 20% 134,600
2,420,001~4,530,000 30% 376,600
4,530,001以上 40% 829,600

下方提供簡易估算稅額功能,實際應納稅額,還是要以申報書面資料為準。
馬上試算:2021年所得稅 報稅線上試算



免繳稅族群:
1. 單身者年收入 40.8 萬元以下。
2. 年收入在 81.6 萬以下的夫妻、無子女。
3. 年收入在 123.2 萬元以下的夫妻,有 2 個五歲以下的兒童。
4. 年收在 110 萬元以下的夫妻,有 2 名大學以下的孩子。
 
導覽列表
 
2019所得稅改制內容
綜合所得稅的報稅日子即將來臨,今年報稅有新改的制度!年薪40萬元以下的單身族群可以免稅,以及部分雙薪家庭、有扶養子女之家庭也受惠,讓大多數家庭都能減輕稅負!

所得稅改一:多項扣除額增加
2019年所得稅報稅扣除額提高,單身者年收入40.8萬以下免納稅、雙薪夫妻年收入81.6萬以下也免納稅!
2019年所得稅 扣除額提高額度
標準扣除額 12萬元
身心障礙扣除額 20萬元
薪資扣除額 20萬元
幼兒學前扣除額 12萬元
基本生活費 17.1萬元

所得稅改二:基本生活費公式基準改變
去年增加的基本生活費扣除額,公式原本為「免稅額+標準/列舉+薪資特別扣除額」,今年修改為「免稅額+標準/列舉+幼兒學前扣除額+身心障礙扣除額+儲蓄投資扣除額+教育學費扣除額」,這個改變會讓很多家庭受惠!

 舉例說明 
小王一家四口,除了小王夫妻兩位,還有兩個就讀國中小的未成年子女。

【用舊公式計算】
免稅額+標準/列舉+薪資特別扣除額
免稅額 8.8x4=35.2萬元
標準扣除額 12x2=24萬元
薪資扣除額 20x2=40萬元
基本生活費 17.1x4=68.4萬元
差額 68.4萬-(35.2萬+24萬+40萬)=-31萬元
免稅額+標準/列舉+薪資特別扣除額>基本生活費,無法做扣除額抵減。

【用新公式計算】
免稅額+標準/列舉+幼兒學前扣除額+身心障礙扣除額+儲蓄投資扣除額+教育學費扣除額
免稅額 8.8x4=35.2萬元
標準扣除額 12x2=24萬元
幼兒學前扣除額 0元
身心障礙扣除額 0元
儲蓄投資扣除額 0元
教育學費扣除額 0元
基本生活費 17.1x4=68.4萬元
差額 68.4萬-(35.2萬+24萬)=9萬元
免稅額+標準/列舉+幼兒學前扣除額+身心障礙扣除額+儲蓄投資扣除額+教育學費扣除額<基本生活費,可以做扣除額抵減。

新公式計算後差額為9萬,以5%的稅率來說,小王夫妻今年報稅就可以省下4500元!

2019申報所得稅日期
報稅日期:5/1~5/31
申報地點:申報日當時的戶籍地的國稅局
*如果工作地點與戶籍在不同縣市,可就近在工作地的稅務機關辦理代收申報;郵寄申報的部分請直接寄到戶籍所在地的稅務機關。

108年度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
 步驟一:計算所得淨額 
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特別扣除額
所得總額、免稅額、扣除額、特別扣除額
所得總額 營利、執行業務、薪資、利息、租賃、權利金、自力耕作漁牧林礦、財產交易、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、退職所得,以及其他所得。納稅義務人本人、配偶,和申報受扶養的親屬,全年所取得以上各類所得的合計,就是綜合所得總額
免稅額 一般個人 88,000元
滿70歲之納稅人及其配偶 132,000元
受扶養之直系尊親屬
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0,000元
有配偶者 240,000元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有薪資所得者 200,000元
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精神疾病嚴重者 200,000元
教育特別扣除額 申報受撫養子女就讀大專以上院校 25,000元
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五歲以下之子女 120,000元

 步驟二:計算應納稅額 
應繳(納)稅額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進差額-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
2019年綜合所得淨額級距
所得淨額 稅率 累進差額
0~540,000 5% 0
540,001~1,210,000 12% 37,800
1,210,001~2,420,000 20% 134,600
2,420,001~4,530,000 30% 376,600
4,530,001以上 40% 829,600

✱ 有任何疑問,也可撥國稅局免付費電話:0800-000-321
綜合所得稅計算範例
 108年度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 
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特別扣除額
應繳(納)稅額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進差額-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


【專有名詞解釋-累進差額】
台灣的稅率級距分成5%、12%、20% 、30%、40%,依你的所得淨額來決定稅率。不過並不是你的淨額落在12%就代表你繳的稅全部是12%。假設你的所得淨額是60萬,那麼其中的54萬是用6%計算,剩下的6萬才是用12%做計算。國稅局為了方便大家計算,所以直接幫你算好差額,所以你只要把60萬x12%-累進差額,就可以得到你要付的稅金了。
 
報稅範例
 報稅範例一 
小花月薪5萬(預扣5%稅金),年終3個月(無預扣稅金),單身無扶養親屬。
✱基本生活費<免稅額+扣除額,所以不適用基本生活費不課稅

【所得淨額計算】
D-E=F
D 所得總額(月薪+年終) 750,000
E 免稅額(一般個人) 88,000
扣除額(單身) 120,000
特別扣除額(薪資所得) 200,000
F 所得淨額 342,000

【應納(退)稅額計算】
GxH-I=J
G 所得淨額 342,000
H 適用稅率 5%
I 累進差額 0
預扣5%稅金 30,000
J 應繳(退)稅額 -12900

因此小花還能退稅12,900元
 
 報稅範例二 
小明夫妻一家五口,家中還有70歲的奶奶、2名就讀大學的兒女,薪資所得共110萬。
✱基本生活費>免稅額+扣除額,所以適用基本生活費不課稅

【基本生活費差額計算】
A-B=C
A 基本生活費(五人) 855,000
B 免稅額(一般四人) 352,000
免稅額(扶養直系親屬) 132,000
扣除額(有配偶者) 240,000
特別扣除額(教育) 50,000
C 基本生活費差額 81,000

【所得淨額計算】
D-E-C=F
D 所得總額(月薪+年終) 1,100,000
E 免稅額(一般四人) 352,000
免稅額(扶養直系親屬) 132,000
扣除額(有配偶者) 240,000
特別扣除額(薪資所得) 200,000
特別扣除額(教育) 50,000
C 基本生活費差額 81,000
F 所得淨額 45,000

【應納(退)稅額計算】
GxH-I=J
G 所得淨額 45,000
H 適用稅率 5%
I 累進差額 0
J 應納(退)稅額 2,250

因此小明應繳稅額為2,250元

線上試算所得稅
此程式只提供簡易估算稅額功能,實際應納稅額,還是要以申報書面資料為準。
馬上算: 2019報稅線上試算綜合所得稅

 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
給一個讚吧~^^
貼心小提醒
1.您目前未登入,若於此狀態進行文章收藏,紀錄可能無法長期保留。
2.建議登入後進行收藏,好文會幫你保存著,隨時要看也不怕找不到唷~

KiKiNote持續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資訊內容,謝謝您!
不再顯示此視窗

複製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