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·波娃】法國存在主義作家106歲誕辰/Google Doodle
又譯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,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伴侶、女權運動啟蒙者/西蒙·波娃的越洋情書
今天Google Doodle出現了一位法國女性的肖像畫,她是西蒙·波娃(Simone de Beauvoir),也譯做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,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,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之一,同時也是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伴侶;他們的哲學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。KiKiNote 整理了這位對人類思想發展貢獻甚大的女性;生平與作品以及留在眾人心中的美麗身影。
出生於1908年1月9日,法國巴黎的富裕家庭。
逝世於1986年4月14日,享壽78歲。
學派:存在主義、女性主義
主要領域:政治學、女性學、倫理學
著名思想:模糊倫理學、女性倫理學、存在女性主義
主要作品:《女客》《他人的血》《人總是要死的》《名士風流》《第二性》《一個循規蹈矩的少女回憶》《年富力強》《時勢的力量》《了結一切》
1943年:《女客》(L'Invitée),小說
1944年:《皮瑞斯與辛尼阿斯》(Pyrrhus et Cinéas),隨筆
1945年:《他人的血》(Le Sang des Autres),小說
1945年:《沒用的傢伙》(Les Bouches Inutiles),戲劇
1946年:《人皆有一死》(Les Hommes sont Mortels),小說
1947年:《述模稜兩可的道德》(Pour une morale de l'ambiguïté),隨筆
1948年:《美國日記》(L'Amérique au jour le jour),報告
1949年:《第二性》,(Le Deuxième Sexe)哲學散文
1954年:《名士風流》(Les Mandarins),小說
1955年:《特權》(Privilèges),隨筆
1957年:《長征》(La Longue Marche),隨筆
1958年:《一個乖女孩的回憶錄》(Mémoires d'une jeune fille rangée),自傳
1960年:《歲月的力量》(La Force de l'âge),自傳
1963年:《物質的力量》(La Force des choses),自傳
1962年:《賈米拉·布巴夏》(Djamila Boupacha)
1964年:《寧靜而死》,("Une Mort très douce")自傳
1966年:《美麗的畫面》,小說
1967年:《破碎的女人》,小說
1970年:《衰老》,隨筆
1972年:《要焚毀薩德嗎》,隨筆,《特權》的續本
1972年:《一切都說了,一切都做了》,自傳
1979年:《至高無上的精神》,小說
1981年:《告別儀式》,繼《1974年8月至9月與薩特的談話》,自傳
更詳盡內容請前往:西蒙·波娃 維基百科Wiki
越洋情書(Lettres à Nelson Algren),被譽為二十世紀女權運動先驅的法國女作家西蒙·德·波伏娃(西蒙·波娃)作品,裡面收錄從1947年到1964年寫給美國作家納爾遜·艾格林(Nelson Algren)的304 封信。西蒙·波娃三十九歲訪美時認識了美國情人艾格林(這段故事可見於《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》),兩人開始有了戀情,回到法國之後,西蒙·波娃開始與艾格林通信。初識艾格林時,正是西蒙·波娃積極創作《第二性》的時候。越洋情人在通信中一度論及婚嫁,終於無法割捨自己的事業而作罷,三年後這段戀曲結束,但雙方仍持續通信長傳十七年之久。1999年《越洋情書》出版,引發了激烈討論。
西蒙·波娃在情書中大量的使用「我的尼爾森」「我深愛的人」「我親愛的」「我的夫君」「我深愛的丈夫」等字眼,艾格林索討的愛是一般的愛,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同床共枕的愛情與婚姻,他不解何以波娃定然要有沙特,於是艾格林選擇離去。西蒙波娃愛的辛苦,她的信中充滿著許多瑣碎感情與心情碎片:「收到一封信後我接著又等下一封,不斷地等待再見到你。這一念頭使我有些不好受。想念你是悲傷的病,愛你卻溫暖我的心。納爾遜,我多麼愛你。」「我不相信我們將不再見面。我失去了愛情,這是事實,是痛苦的。但是我沒有失去你。不管怎麼說,你滿足了我,納爾遜,你給我的一切對我多麼珍貴,你也拿不回去給我的一切。……我希望這種溫情、這種友誼永存,永遠存在。......」。艾格林於1990年9月21日去世,去世前把西蒙·波娃寫給他的信都交給了波娃的養女西爾維·勒龐。
在沒有手機、也沒有網路的年代,十七年、三百多封的情書,
維繫了一位女性主義者與男作家的祕密戀情!
被譽為二十世紀女權運動先驅的西蒙.波娃,拒絕傳統妻子與母親的角色,
不結婚、不生育,終生與沙特維持伴侶的關係,但她在美國,卻有位「親愛的丈夫」?
1947年的美國之旅,已有沙特在身邊的波娃,結識了青年作家艾格林,兩人一見傾心,
一場橫跨大西洋的戀愛從此展開。
波娃當時早已建立「女權代言人」的國際聲譽,戀愛卻讓她極端屈抑自己:
艾格林不懂法文,波娃就貼心地用英文寫信給他,費盡心思一如平凡女人。
波娃渴望異國戀人能更了解她,在一封封甜蜜書信裡,
與艾格林分享對社會、戰後情勢、文學、藝術等多方面的觀點。
沙特、卡繆、惹內這些巴黎知識份子,自然也成為波娃筆下捕捉的鮮活影像。
書信有時比自傳更貼近真實、更能呈現名人的完整面貌。
西蒙·波娃的越洋情書內文轉自維基百科及城邦讀書花園
▼ 西蒙·波娃與丈夫沙特(又譯薩特)
▼ 西蒙·波娃 永留世人心中的美麗身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