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經由田間調查,秋行軍蟲應變小組於 6 月 13 日在台東鹿野玉米田發現卵塊,15 日也在嘉義東石銷毀的田區發現初羽化雄成蟲,且澎湖太武民眾也通報誘捕到雄成蟲,16 日嘉義六腳的銷毀田區發現秋行軍蟲的蛹,花蓮壽豐及新竹關西也捕獲雄成蟲,17 日則在苗栗通霄及屏東車城的銷毀田區,誘捕到雄成蟲。
經專家研判,台灣本島出現發育成蟲,依照公布的防治措施標準作業流程,目前台灣發現成蟲,即刻啟動第二階段「強制噴藥」取代原先的「焚燒」及「掩埋」。
應變小組也強調,掌握防治關鍵期及蟲災動態分布,13 日公布的獎勵要點,仍持續辦理至 21 日。通報方式則為「防檢局防疫小尖兵臉書」、「防檢局LINE@」,「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」,或撥打防檢局通報專線 0800-039-131。
詳細的獎勵辦法請點這個連結 ▶ 抓蟲拿獎金!全民防蟲害!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引用來源: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
台灣秋行軍蟲災情現已進入第二階段防治 - 強制噴灑農藥!毒理專家招名威也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上表示,秋行軍蟲之所以可怕,是它的適應能力極強,它可以在糧食充足、氣候適合、缺乏天敵、農藥缺乏的情況下大量擴散,不僅造成糧食與經濟作物的嚴重損失外,也帶來額外各國在行政、人力與金錢上的全面性損耗。更提到,很不幸地,「農藥」是目前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。提醒民眾,農藥多了,下列蔬果務必要洗乾淨再食用!
禾本科 | 玉米 |
十字花科 | 花椰菜、甘藍菜、大白菜、小白菜、油菜、白蘿蔔、紅蘿蔔 |
葫蘆科 | 南瓜、絲瓜、西瓜 |
茄科 | 番茄、青椒、茄子、馬鈴薯 |
菊科 | 菊花 |
豆科 | 紅豆、綠豆、四季豆 |
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即成立中央及地方秋行軍蟲災害應變小組,指示農委會在可用藥的疫區協助農民噴藥,至於不適用藥的地區,銷毀農作物,並給予農民每公頃 4.5 萬元的補償。
而行政院農委會也正式宣布,只要民眾在期限內(6/8 - 6/21)發現疑似秋行軍蟲幼蟲、成蟲的蹤跡,主動通報,確認為秋行軍蟲的話,即可獲得一萬元獎金!
想拿獎金,要先會通報!
提供姓名、連絡電話、身分證明文件
發現秋行軍蟲的詳細地點
秋行軍蟲清晰圖像檔案
植株受害狀圖像檔案
正確通報方式有四種,這裡提供給大家參考:
📍 防檢局防疫小尖兵臉書
(↑加入就可以直接私訊通報,請耐心等待回復↑)
📍 防檢局line@
(可加入防檢局的 LINE 查看最新資訊)
直接點選連結或掃描 QR-Code 加入防檢局的 LINE 官方帳號
或照著圖中步驟加防檢局 LINE 官方帳號為好友
① 點選 LINE 主頁面右上方的 [+] 新增好友
② 在官方推薦的右邊有個 [顯示全部],點選進入
③ 搜尋欄位中 [輸入「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」]
④ 跳出來後(通常是第一個),點選並新增為好友
📍 防檢局防疫專線 0800-039-131
📍 下載農作物天然災害及時回報 APP
***下方有詳細操作教學步驟
為利民眾注意及秋行軍蟲防治,提高警覺並立即回報發生地區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利用原本開發作為農作物天然災害回報 APP,提供民眾進行秋行軍蟲資訊通報,有利防檢疫體系追蹤與加快專家判釋速度,提高處理效率。
Android 載點 ▶ 農作物天然災害及時回報 安卓載點
iOS 載點 ▶ 農作物天然災害及時回報 蘋果載點
操作教學如下:
① 登錄時選擇中央機關(農委會)
② 密碼輸入 [0000]
③ 選擇 [登入]
④ 當取得使用者位置提示跳出的時候記得 [允許],這樣農委會防檢局才能取得災情確切的位置
⑤ 選擇 [新增] 調查資料
進入新增回報資料後,記得將現場情況完整反應至資料中,包含:
① 選擇受災農作物的類型
② 拍多張秋行軍蟲的近照
③ 輸入農友的聯絡資訊等相關資料
④ 最後點選右上角的儲存,照片越多、越詳細越好!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
▼ FAW 三階段防治措施
項目 | 第一階段 | 第二階段 | 第三階段 |
通報獎勵(至 6/21 為止) | ✔ | ✔ | ✘ |
移動管制 | 銷毀後三個月 | 管制至當季 作物生長季 |
✘ |
銷毀補償 | ✔ | ✘ | ✘ |
休耕補助 | ✔ | ✘ | ✘ |
銷毀及施藥工資補助 | ✔ | ✔ | ✘ |
施藥藥劑補助 | ✔ | ✔ | ✘ |
慎入!下有多張蟲蟲照片!怕蟲者(如小編)請有心理準備!
秋行軍蟲(英文:Fall armyworm),學名為草地貪夜蛾(英文:Spodoptera frugiperda),又稱秋粘蟲、草地夜蛾,是夜蛾科 - 夜盜蛾屬的一種蛾。幼蟲大多以玉米及水稻為主食。2016 年起,秋行軍蟲災害擴散至非洲、亞洲各國,並於 2019 年出現在中國大陸與臺灣,已在多國造成巨大的農業損失。
秋行軍蟲為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全球預警之重要農業害蟲,亦為「中華民國輸入植物或植物產品檢疫規定」其遷移能力強且寄主範圍廣,有危害紀錄之物種多達 353 種,包含 76 科,其中主要害科別:禾本科,台灣常見的禾本科如水稻、小麥、高粱、玉米、甘蔗、盤固拉草等;菊科如萵苣、鬼針草、向日葵等;以及豆科如花生、大豆、豇豆等。
▼ 台灣主要作物之種植面積比例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與斜紋夜盜蟲寄主重疊性高,秋行軍蟲偏好寄主植物種植面積約占 45%,一旦侵入危害,估計每年恐造成高達 35 億 6 千萬元的損失!大家千萬不可輕視!農委會陳吉仲主任委員強調,目前發現的秋行軍蟲尚屬第一代的幼蟲,應把握這兩三週的黃金防疫期,針對出現的農地劃定為疫區進行銷毀,先行殲滅勿讓其成蟲。
▼ 圖左:秋行軍蟲雌成蟲
圖右:秋行軍蟲雄成蟲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- 農業試驗所
▼ 圖左:秋行軍蟲頭部特徵
圖右:秋行軍蟲尾部特徵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- 農業試驗所
秋行軍蟲生活史
秋行軍蟲的生活史在夏季可在 30 天內完成,春季與秋季需 60 天,冬季則需 80-90 天。一年中本種可繁衍的世代數受氣候影響,雌蟲一生中可產下約 1500 顆卵。
卵 | 幼蟲 | 蛹 | 成蟲 |
卵
草地貪夜蛾的卵呈圓頂狀,直徑約為 4 毫米,高約 3 毫米,有時被絨毛狀的分泌物覆蓋,剛產下的卵呈綠灰色,12 小時後轉為棕色,孵化前則接近黑色,環境適宜時卵四天後即可孵化。雌蟲通常在葉片的下表面產卵,族群稠密時則會產卵於植物的任何部位。
幼蟲
草地貪夜蛾的幼蟲有 6 個蟲齡,形態皆略有差異,一齡幼蟲長約 1.7 毫米,六齡幼蟲長約 3.4 公分。低齡幼蟲體色較淺,頭部顏色較深,高齡幼蟲的體色漸漸變深,且背側出現不連續的縱向白色條紋,以及有刺的深色斑點,第八腹節出現排列成方形的四個黑色斑點;腹側出現紅色與黃色的斑點。幼蟲期長度受溫度影響,可為 14 至 30 天。幼蟲的頭部有一倒 Y 字形的白色縫線。
蛹
本種幼蟲於土壤 2.5-7.5 公分深處化蛹,其中深度會受土壤質地、溫度與溼度影響,蛹期為 7-37 天,亦受溫度影響。蛹呈卵形,長 1.4-1.8 公分,寬約 4.5 公分,外層為長 2-3 公分的繭所包覆。
成蟲
羽化後,成蟲會從土壤中爬出,展翅寬度約為 3.2-4 公分,其中前翅為棕灰色,後翅為白色。本種有一定程度的兩性異形,雄蟲的前翅有較多花紋與一個明顯的白點。成蟲為夜行性,在溫暖、潮濕的夜晚較為活躍。成蟲壽命 7-21 天,平均約為 10 天,一般在前 4-5 天產下大部分的卵,但羽化的當晚一般不會產卵。
台灣有秋行軍蟲的天敵嗎?
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,「天敵理論上是存在的、可以產生作用的,但能不能立刻達到控制族群的目標,可能還是一個問號」;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江明耀補充說明,經資料比對後,國內的天敵如赤眼卵寄生蜂、小黑花椿象等都有會吃秋行軍幼蟲的潛力。
保持生態平衡、讓天敵來對付秋行軍蟲的方式不是不行,「而是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防治戰略!」江明耀認為,目前當務之急是希望將第一代害蟲全體撲滅,因此採取的防治手段較強烈,若有一天不幸讓秋行軍蟲徹底「進駐」台灣,完全根除有困難、必須與牠共存時,為了拉長抗戰陣線,才可能改變策略、用其他較柔性的作法。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陳吉仲呼籲全民加入找蟲大作戰,除了目前的防檢局防疫小尖兵臉書、防檢局LINE@,也開放「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」,民眾在田間及植株上發現疑似秋行軍蟲,可以拍照上傳立即通報,以利防檢局進一步辨識確認,後續並採取適當防疫作為,或撥打防檢局通報專線0800-039-131。
引用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
引用來源:動植物防疫檢疫局@LINE
通報教學點這裡 ▶ 跳轉觀看通報教學,賺一萬元獎金!